【內容提要】在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印刷工業欲振乏力的同時,以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韓國等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印刷工業雖然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拖累,但在整體上仍保持了快速向上的發展勢頭,市場總量快速提升,與發達經濟體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印刷工業欲振乏力的同時,以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韓國等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印刷工業雖然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拖累,但在整體上仍保持了快速向上的發展勢頭,市場總量快速提升,與發達經濟體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下面就這些市場的現狀、成因、前景以及與發達經濟體的差距逐一進行闡述。
現狀:市場總量快速增長
2006年~2012年,全球印刷市場由6908億美元增長到7206億美元,增長18.2%,同期北美、西歐等發達地區增長率分別僅有8.3%、12.3%,而中東、東歐、拉美、非洲、亞洲等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地區增長率分別達到51.7%、51.4%、42.5%、33.9%、23.9%。
中國 2012年,中國共有各類印刷企業10.44萬家,從業人員344.13萬人,實現印刷工業總產值9510.13億元,同比增長9.6%;資產總額10461.29億元,同比增長18%;利潤總額724.98億元;對外加工貿易額772.04億元,同比增長13.5%。各項主要指標均保持上揚態勢,以產值為標準,中國印刷工業規模已經躍居全球第二位,僅次于美國。
印度 2006年印度印刷工業總產值為121億美元,在全球市場中位居第12位,2012年印度印刷工業總產值達到210億美元,6年間增長了73%,遠遠領先于同期美國8.1%、日本4%、德國11.2%的增長率,在全球市場中的排名升至第8位。2011年~2016年間,印度印刷工業仍將以年均6%的速度持續增長,預計到2016年在全球印刷市場中的排名將躍居第5位。
印尼 印尼印刷工業發展基本與整個國民經濟保持同步,年均增長率在6%~7%之間,其中包刷的增長率約為6.3%,高于報紙和雜志。2000年印尼的人均紙張消費量為20.6公斤,2010年達到32.6公斤,增長了60%,預計2013年將達到40.09公斤,與2000年比接近翻番。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有超過1.5萬家印刷企業,為滿足印刷包裝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巴基斯坦印刷企業每年均進行大量投資。過去5年,巴基斯坦CTP設備市場的年均增長率為**,膠印機市場的年均增長率為20%。
分析:內需引擎驅動發展
三大因素成就了以上新興市場的崛起。
首先,龐大的人口基數帶來旺盛內需。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均具有龐大的人口及由其帶來的旺盛內需。如中國人口為13.4億、印度人口為12.1億、印尼人口為2.4億、巴基斯坦人口為1.7億。
其次,人口紅利帶來外向型貿易優勢。出口驅動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2012年中國印刷工業對外加工貿易額為772.04億元,如果算上隨其他貨物出口的包裝制品,數值還會更高。巴基斯坦亦將促進出口作為其印刷工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并在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行業標準,提高技術水平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再次,后發優勢降低了行業準入門檻。由于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原有印刷工業基礎薄弱,技術水平較低,加之旺盛的市場需求,因而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尤其是隨著近年來大量廉價的歐美日二手印刷設備涌入,在新興市場國家創辦印刷企業的難度進一步降低。目前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每年均進口大量的二手印刷設備。
差距:規模質量差距明顯
與發達經濟體相比,雖然新興市場國家印刷工業體現出了更高的活力和增長速度,但從整體上看與發達經濟體還存在明顯差距,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產業規模。在2011年全球4110億歐元的印刷市場總量中,西歐和北美分別以34.4%和31%的份額位居前兩位,占世界人口54%的亞太地區在印刷市場總量中的比例僅為26.7%。在國家排名中,美國、日本、德國、英國仍位居前5名之內,中國位居第2名,而印度僅位居第8名,印尼位居第13名,俄羅斯位居第21名。
發展質量。從各國印刷工業產業形態看,新興市場國家與發達經濟體有較為明顯的差距。從整體上看,新興市場國家印刷工業仍以傳統業態為主,技術水平相對落后,二手設備占有相當比例的市場份額,手工勞動仍大量存在,發展模式較為粗放。印刷企業對數字印刷、網絡印刷、功能印刷、印刷電子、3D印刷等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探索。